1、转型需求
从东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综合分析东区在全球发展环境和区域发展格局中应承担的职能和使命,提出东区转型的宏观判断。
2、转型目标
确定东区转型方向,即实现从生产基地向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专业性国际化地区和区域增长空间的转型。
将东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专业化国际性地区、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产业基地、南京市国家重要创新基地的示范区以及南京都市区东部综合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凝练文化、产业、空间、管理等发展要素,提出 “栖霞胜境,新港新城”的综合发展目标,即创建“人文栖霞、美善之区和活力新港、魅力新城”。
3、重构的路径选择
从产业入手,探索东区重构的路径。
推动专业领域的链条延伸,建立开发区平板显示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国际影响力;
释放核心资源和政策禀赋优势,推进保税物流和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产业以及钢铁延伸加工等临港产业,建设国际物流平台和临港产业基地;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面向市场构建具有活力的本地网络,发展产业孵化、研发、文化创意、中小企业园、金箔产业园等,强化产业的根植性和多元性;
遵循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理念,构建生态型和集约化产业区发展模式;选择产业和生活互动的发展路径,实现产业功能和生活功能的耦合升级。
4、以空间为载体,落实东区重构的空间谋划
构建“山环水抱,一心两翼”的空间结构,以东区综合服务中心(现栖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核心,通过研发孵化、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创业园等本地企业网络的培育,打造东区与仙林副城功能互动的平台和节点;以龙潭港核心资源为依托,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临港产业以及金箔产业园、生态观光科技园等本地特色产业,复制并提升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港兴区的发展路径,建设“新港(龙潭港)新城(龙潭新城)”。
图1 功能结构分析图
Analysis of Function Structure
图2 用地规划图
Land Use Planning
以传承和创新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轴一环一带,三廊七区八点”的文化景观体系和艺术骨架。
图3 文化景观廊道分析图
Analysi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rridors
在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区域交通廊道基础上,合理组织疏港交通,并对东区内部组团间的交通组织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应增加区内东西向交通联系通道,构建区内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图4 轨道交通分析图
Analy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以管理为手段,重构东区的制度设计
由分而治之的多头管理向兼顾各方的统一管理转变,提出分区管控导则;由管理服务型政府向环境创造型政府提升,在区域品牌、资讯平台、企业创新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作机制、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和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加以重点落实;研究发展时序,拟定行动计划,谋定而后动。
图5 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Node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