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 城市更新行动_街区篇 | 清河街道焕新记:解码...
  • AI+数据双擎驱动:产业大脑2.0重构招商引资智慧...
  • 低空探索 | VOD模式与我国“双碳”战略、数...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

  • 低空探索 | 清华同衡联合发起低空经...

  • 喜报!清华同衡规划师在2025年度中...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1234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西北分院...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度参与深汕...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 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做好方案核心创意;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力图用比较抽...

  • 唐山新城及京唐智慧港产业导入规划

    项目地处唐山中心片区的唐山新城与京唐智慧港,是未来唐山新兴城市产业高地和综合城市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榆林市亩均效益平台
2025年03月07日    数智经济研究所(技术创新二所)

所属分类: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项目地点:陕西省

设计单位: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研究所

完成时间:2023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随着榆林市产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深,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逐渐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2021年,榆林市提出“亩均效益改革”工作,通过对工业用地的全面评估,为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通过建设“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各项经营指标进行线上收集、审核、评估与监测分析,实现对企业和园区的亩均绩效、生产效率、能耗排放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和分析评估。以数据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支撑榆林市“亩均效益改革”工作的高效推进。经过三年的工作开展与数据积累,榆林市“亩均效益”评估工作领跑全省,得到省领导的大力表扬,成为全省优秀示范和经验参考。

二、主要内容

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搭建“一库、一平台、一套体系”的建设框架,串联数据填报、部门审核、效能评估、监督分析和要素配置全流程。平台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的长期化与动态性,设计并开发涵盖用户、指标、模型、评价规则的全要素灵活配置功能,充分响应用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评价规则变化,实现平台功能的高适应性。开展企业空间数据和航拍实景采集,全面掌握企业用地真实情况,结合“亩均效益”评估数据,面向市领导和局委办业务人员,实现数据汇总分析与可视化,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积累部门数据资产。

三、技术创新与特色

(1)业务与技术深度耦合

改变以往信息化产品只能适应用户线下工作方法的模式,规避了因此产生的平台功能制约。在本平台的建设中,业务与技术工作协同推进,从信息化平台使用的角度对用户工作流程进行逆向再造,开展基于信息化方法的数据填报、部门审核、结果评估流程的构建,将政府业务实施全过程进行提炼并固化为标准化产品,将技术手段从辅助工具提升为业务工作机制。

(2)数据风险与质量控制

设计“企业填报-部门审核-企业修改”工作机制,明确企业作为数据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避免政务部门直接提供数据,从而保障了评估结果的认可度和可用性,有效回应了政务数据保密要求,既规避政务数据泄密风险,又保障了数据的可获取性,同时保证了数据准确性,为平台后续功能的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3)多场景适应与功能变体能力

平台实现了评估全要素的灵活配置,构建数据采集对象、采集内容、数据计算评估全流程的参数配置功能,灵活应对亩均效益评估工作当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实现一次构建、长期使用、持续进化,节省了因使用场景变化而产生二次开发费用,有效节约政府财政支出。由于平台的高适应性,在亩均效益评估工作以外,用户还可将该平台用于企业创新、绿色生产、用地集约等多种工作当中。

(4)高容错功能设计

充分基于当地用户的工作习惯和对信息化平台的熟悉程度,从用户重点识别业务工作推进中的一系列难点卡点,植入异常数据筛查与输入限制等针对性功能,降低用户学习成本,高效率推进全流程工作。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