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河北省
设计单位:河北雄安分院
项目负责人: 恽爽
参与人员: 恽爽 李仁伟 高珊 王勇 郗研 齐晓 王鑫 杨弘毅 刘喆 李琪琰 毕莹玉 马骁 何婷 黄伟 黄亚丽 邢家龙 孙娜 王飞飞 张淏楠 万汉斌 冯立超 王润 杜岩 顾纲 夏小青 孙纪康 王德震
完成时间:2020年
一、 规划背景
雄安高铁站是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高铁网重要节点。为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要按照站城一体的总体要求,同步规划、统一建设雄安站枢纽片区。
二、 规划构思及主要内容
1.站城一体
(1)空间融合
规划将高铁站与其东侧商业商务建筑通过设有玻璃顶棚的多层室内步行空间“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大型的枢纽站商业商务综合体,并成为高铁枢纽的“大前厅”。高铁站西立面,结合新月公园构成了枢纽的形象展示界面,在紧邻高铁站的南北地块布置商业功能,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客厅。
(2)功能复合
规划构建“一轴、两带、一环、四片”的空间结构。依托高铁站和地铁M1线形成的东西向城市功能轴。
新月公园和玉带公园两条带状公园与城市休闲活力环形成开放空间,并串联着高铁站枢纽站区、京津冀疏解功能承载区、城市综合服务区和商住混合街区四大功能板块。
高铁站东侧为先期建设区,主要为商务办公、商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铁站西侧临近雄安生态公园,集中布局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和面向京津冀的高端服务功能,包括科研创新、总部办公、会议会展等。
(3)交通整合
枢纽片区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高铁站,实现人车分流、快慢分离、高效立体的交通组织。规划形成以高铁枢纽为核心、无缝衔接周边综合体的地下、地面及空中多维联系通道。
2.立体城市
枢纽片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考虑,实现以“地下步行通道+地上慢行体系+地上二层连廊”立体化空间。
三、 技术创新与特色
1.探索了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引导城市开发模式
规划以雄安站枢纽为核心,以人5-15分钟出行的步行尺度为半径,圈层式布局城市功能。以雄安站枢纽为发展引擎,形成功能集聚中心,带动整体片区发展。从而增加雄安站枢纽周边土地可达性和机动性,促进城市用地的复合开发,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改善片区的交通拥挤情况。
2.探索了“路地合作”下站城一体的新路径
雄安站枢纽片区作为雄安新区的先期建设区,按照“路地合作”一体化理念,尝试打破原有铁路部门与规划编制单位的信息壁垒,坚持“一条主线,三方协同,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
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建成站城一体的高铁站枢纽为核心目标。
三方协同,即由清华同衡等四家规划院组成的雄安站枢纽片区控详规编制团队、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芝加哥)主导的雄安站枢纽片区城市设计团队及由中国铁总、铁三院和中国建筑设计院为主导的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团队,三方设计团队协同规划,创新规划设计编制机制,落实站城一体要求。
齐头并进,即三个团队共8家设计单位采用周例会工作制,保持控详规、城市设计与高铁站房设计的工作进度节奏一致,实现同步编制,同步评审,同步上报,同步实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