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东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称为"江城"、"北国江城"。
吉林市的山、水、城之间构成了独特的画卷,是东北地区山水城市中的突出代表。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原来引以为傲的天成环境越来越令人感到汗颜。城市越来越满了,江水越来越远了,山景越来越弱了,城市的活力一点点失去了方向。我们不禁要问,城市的灵魂哪去了?
城市要永葆发展活力,离不开沸腾的城市生活。努力追溯当初原味的城市活力,寻求生长变化的理性颜值,可能就是老城区不愿改变的小小心愿。
一、大美吉林、老城掉队
吉林市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山水城市,松花江呈"S"形蜿蜒穿城而过,城市依江而展、为江而美。老城区是历史文化的起源地和集中展示区,江城景观魅力的核心区。
老城区面临着功能单一、强度高、密度大、高层秩序乱、历史文化不突出等等问题。近些年,老城区的零星地快更新改造体现出重居住、轻公共服务;重经济价值,轻社会价值;重滨江,轻内陆的典型现象。
二、多元策略,引领升级
规划提出以"功能多元化、体系化的历史文化特质塑造、沿江与内陆协同的整体形象提升,区域功能完善和节点强化并重"为特征的多元价值更新改造模式。并将其分解为下面四个不同方向的发展目标:A空间魅力丰富的景观之城;B功能包容多元的活力之城;C历史文化传承的气质之城;D引擎项目带动的魅力之城。
景观策略方面,综合提出空间魅力丰富的景观之城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城市视线廊道的空间控制、滨江开放空间与天际线的组织、均衡的开放空间体系、主题鲜明的城市路径、魅力十足的地标体系五个方面的策略。功能策略方面,综合提出包容多元的活力之城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商业服务的均衡分布与档次提升、高端城市公共职能的有效植入、文化消费产品的整体完善。文化传承方面,综合历史文化传承的气质之城的综合愿景,提出"吉林幸福指环"文化环廊和大松江文化体验带的核心文化组成。城市触媒方面,综合提出引擎项目带动的魅力之城的发展目标,主打三个核心引擎项目区域:松江璀钻、吉祥走廊、乌拉明珠。
此外,规划还开展了交通优化模式研究、老城区街区活化、开放空间活化专题研究,综合解决老城区面临的相关问题。
三、空间布局,匠心独运
在"引擎项目带动的魅力之城"目标指导下,规划综合区位条件、土地使用、景观特征等因素,在滨江构筑松江璀钻、吉祥走廊、乌拉明珠三个引擎项目,产生触媒的催化作用,带动老城区整体提升。
四、复合创新,技术突破
1、综合运用多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尝试了从"广视角"关注到多途径"真落地"的探索。综合运用了策划、城市设计、交通、市政、经济测算与运营、环境整治等策略。
2、始终关注规划可能出现的文化附加值:深挖历史文化,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做了详细的梳理,并给出了系统的落地建议。
3、老城活力的全面激活:综合提出了符合吉林市现状情况的、并适应城市发展水平和气候特征的交通活化、街区活化、开放空间活化的系统解决策略。
4、实用有效的创新成果:除了常规的成果,规划新增《实施引导规定》,从城市特色控制出发,将需要强制控制和需要引导的内容通过文本说明、核心控制图纸、特色图则等方式进行表达和规定。为日后的规划管理提供方便。
五、实施顺利、影响深远
规划于2013年11月通过吉林市政府审批,填补了吉林老城长期缺乏发展与控制依据的空白。
在规划指导下,火车站东、西广场整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解放路、吉林大街等主干道下穿工程接近完成;核心区内若干先期项目已启动建设,更多的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正在加紧推进之中。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在编制完这个规划后。依然作为主要的技术服务团队,跟踪各种跟老城区有关的更新改造项目的推进和落实情况。非法定规划落实的难度是很大的,在整个跟踪服务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始终坚持多元价值导向和特色塑造,引导建设项目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为城市的魅力做出贡献。
通过本次规划的影响,一些主要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更新改造项目,得到了理性的控制。避免城市盲目更新带来的潜在问题。新的城市更新改造更强化改造单元的整体性和整体特色的延续。
通过《吉林市老城区更新改造研究》中的核心观点的灌输影响,指导了后续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建设。对于滨江特色塑造提出的综合策略的影响。吉林市进一步开展了《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地区规划研究》以及部分滨江片区(金珠工业园区、高新南区、高新北区、石井沟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工作。对于老城区整体交通的优化策略,吉林市进一步开展了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研究,并实施建设了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渠化,优化整体交通环境。
六、弥补不足、持续跟踪
老城区改造项目涉及因素比较复杂,对方案可实施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关于可实施性,以往的城市设计方案在三个方面往往存在弱点和不足:经济可实施性、涉及利益群体的意见协调、明确的建设主体和建设实施计划的落地。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在这个项目中仍然可以感受到。
因为这个项目是老城区,都存在一个逐步摸索,慢慢加深认识的探索过程。项目推进比较顺利当然是好事,但也带来一个副作用是我们来不及在思考逐步深入的时候在工作中完全落实想法,还没有完全想透彻,来不及做到很理想的状态的时候项目就在委托方的不断催促中完成了。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参与很多后续实施的工作,有机会延续和深化我们的想法,有机会对很多设想进行实践验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