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分类: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项目地点:湖北省
设计单位: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王健 闫琳
参与人员: 董淑秋 王昆 张龙飞 谢盈盈 黄华 张弘伟 翟俊 赵世娇
完成时间:2014年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湖北省于2013年7月开展全省21个“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规划工作。陈贵镇位于武汉城市圈东南丘陵地区,是大冶市重要的矿冶基地,拥有辉煌的采矿历史和矿冶文化。陈贵镇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度阶段,良好的经济实力使陈贵镇具备率先探索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础。
本次规划在总结陈贵镇“资源转型迫切、发展动力不明、人口集聚不足、城乡互动频繁、资源禀赋优越、用地布局散乱”几大特征基础上,以解决陈贵镇核心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深入思考小城镇独特发展需求与发展路径选择,积极探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乡镇层面的联动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全域规划、多规融合”的新型城乡规划方法,策划了基于“一个总体思路、三个规划层次、一个行动计划”的十余项系列规划和专项研究内容,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揽子”规划咨询服务,为省域、市域等其他同类型小城镇的建设提供示范。
本次“四化同步”试点规划核心重点围绕“资源型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全域统筹与多规协调”、“小城镇特色空间营造”和“美丽乡村发展与治理”四大方面展开:
(1)资源型产业转型路径探索
深入分析在当前在信息化大背景和开放市场格局下陈贵镇产业转型的潜力与可行性,从工矿小城镇“依赖资源发展”的特征出发,重点研究当前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并针对小城镇“产业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合理判断小城镇未来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可能性,对乡镇产业发展进行情景分析,提出“开放对待产业发展潜力,预留弹性产业空间”的空间布局原则,同时细化了产品策划,为乡镇产业转型优化提供了实施“抓手”。
(2)全域统筹与城乡融合
针对小城镇城乡发展深度融合、互动频繁的特征,规划全面梳理镇域空间布局特征,根据镇域地形地貌与(生态、农业、旅游等)资源特征,全面统筹产业格局,并结合就业发展预测和人口流动特征,提出差异化人口城镇化引导路径和“适度聚集、多点带动”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一主三副,三轴三区”的镇域空间结构。并以全域空间管制为基础,全面统筹布局城乡的产业、人口、用地、景观和设施等要素,实现镇域城乡一体化建设。
(3)小城镇特色空间营造
规划提出以就业与品质吸引人口聚集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特色小城镇空间营造与规划控制模式,将镇区建设成为镇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载体。通过优化镇区功能布局,深度精细化的用地布局规划,指导镇区用地调整,提升镇区公共服务品质,结合镇区及周边生态景观资源,开展镇区特色景观风貌设计,提升镇区宜居性和整体形象,加强人口吸引力。
(4)美丽乡村发展与治理
规划提出将建设“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和社区美”作为本次试点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规划从镇域统筹层面提出基于地方特色整体打造乡村产业发展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构建镇区-集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促进设施向基层村庄的延伸;发挥本地独特的乡村景观资源、建筑风貌特色,打造美丽乡村景观体系;开展村庄社区发展规划,培育提升村庄发展能力,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并选取不同类型的村庄社区编制了村庄发展规划,从微观层面探讨注入乡村产业活力、美好乡村环境特色、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完善乡村社区管理的“四美”要求,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标杆。
规划创新:本次规划基于“四化同步”核心命题,依托对小城镇独特发展需求的深入分析,切实解决了陈贵镇发展的若干现实需求;同时也为湖北省试点示范提供了工矿小城镇转型发展与城乡统筹的若干经验,包括“从资源消耗到资源重组的产业选择与发展路径”,“全域统筹与多规协调的镇域空间布局思路”,“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镇区空间营造”,以及“以人为本重塑美好的乡村规划理念”等。同时,规划通过系列规划的同步编制,实现了各规划的无缝衔接,提升了规划的落地性与实施性。通过“镇主体、县把关、市督促、省审查”的工作模式,落实了上下协同的规划管理,探索共赢共建的小城镇发展新路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