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其核心和主体在海淀,园区聚集了大批国际国内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百望山为界的海淀南部地区已基本建成,空间上的饱和已成为了限制高新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瓶颈。
本次规划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北部部分将作为中关村区域未来的空间战略载体,承载中关村的产业发展,将作为新的城市产业职能核心区,成为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淀北部地区区域整体自然本底条件优越,整体绿化覆盖率高,有大西山、南沙河、翠湖湿地等山水生态资源,是北京市多年以来十分珍惜的生态资源集聚区。在这样的区域进行规划建设,优越的自然生态优势也同时赋予了规划项目以高度的关注度和敏感性。规划必须尊重人与自然的统筹和谐关系,在集约利用土地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核心区位于海淀北部地区中央,西南为大西山山脉,北侧为南沙河及翠湖生态湿地,规划整体布局需要与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资源协调交融。借鉴吴良镛院士“将城市依山水而构图,把连片的大城市化成为若干组团,形成保持有机尺度的‘山-水-城’群体,则城市将重现山水景观的活力”的思想,规划在平面布局的结构方面,在充分保护自然山水的良好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水系、绿楔、道路绿化带等的穿插、渗透,将自然引入到城市建设区内部,使城市与自然交融在一起,并且通过这些生态要素的划分,将规划区划分成为了若干个“斑块”组团,形成山-水-城交融的整体。规划在滨水地区进行较低强度开发,减少对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原有环保园、创新园由于已有部分建成且已与多家企业签有合作协议,本次规划基本延续其已基本形成的低强度建设模式。在其他剩余地区进行中等强度开发,适宜于创新型企业的自主建设。规划区整体开发强度按圈层控制,高中低开发建设强度相结合,将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需求定位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空间选择。
在整体高度的控制方面,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自然山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使高度较高的建筑群落集中并位于山体环抱趋势的圆心位置,形成山体与高层建筑群之间良好的空间呼应关系。
在城市景观的塑造方面,沿北清路等主要道路通廊,南沙河的主要水系通廊、南北向的绿楔廊道部分,空间尺度较为开阔,规划具有原生态的景观类型,营造疏朗开阔、与周边自然的大格局相协调的通透整体空间氛围。在斑块组团内部,营造由建筑群所围合的点状及面状开放空间,及沿人工景观河道及街道的线状开放空间,通过多种宜人的空间尺度,满足自主创新产业人才对景观环境的品质需求。
在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深化层面)的编制工作。在地块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地块指标控制上严格按照城市设计确定的圈层结构布局控制,引导城市形态和空间建设的良性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