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九河下梢”,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是人类聚居的理想家园。据《丰润县志》记载,洋务运动时期,运煤的人工运河两岸曾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两岸花坞洋楼,目不暇接。
然而,2009年,当我们承接该项目时,看到的却是支离破碎的水系、受污染的水质、裸露的沙质土壤和少得可怜的植被。因当年修筑铁路而遗留下来的近十个大型取土坑,总面积达到7.4万平米,深度达30余米,局部还有成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就像流淌着鲜血的伤疤。因土质原因而推进不前的人工运河,由于缺乏流动而成为一摊死水,水质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等指标均达不到景观水质标准。
重塑水系、重拾记忆、重建家园,便是我们的设计初衷。
设计修建一条4公里长的引水渠将南湖与内部水系相连,这样,西郊污水处理厂每天8万立方的中水经南湖净化后通过引水渠源源不断地汇入新城区的水系。
充分利用水系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塑造高品质的城市滨水空间,将商业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融于滨水空间。紧邻水面,设计了一组富有历史记忆的滨水商业建筑。我们通过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式样、当地的工艺来设计当地的建筑,并通过小品、设施以民俗文化展示的形式塑造情境合一的环境氛围,唤起当地市民对昔日人工运河两侧繁华景象的回忆,增加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这些多样化的空间由覆盖整个新城的慢行系统串联并通过4km长的引水渠延伸到南湖的慢行系统,鼓励当地居民绿色慢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保证水系的流动性,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并通过水的深浅变化以及木桩驳岸、置石驳岸等形成利于鱼类生长的栖息空间,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公园建成后,人均生态水面和绿地均达到15平米。水域面积约97万平米,水质由劣五类变为三类,水岸线长度达到29公里,水生植物种类十余种,面积达3万平米。增加绿地面积约100万平米,增加活动场地约10万平米,林荫游步道总长度达到30公里,增加高品质的滨水商业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2011年五一开放后,3个月内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日均达5万人。2012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景区。
该项目荣获2013年欧洲建筑艺术中心绿色优秀设计奖(Green Good Design)、2012年英国景观行业协会国家奖国际项目金奖(BALI)以及2012年北京市第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奖市政工程类一等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